看过几个国外的球场之后,无论是从质量上服务上还是其他的方面,要求都太高,其实在有的时候并不需要这样苛刻。这也许是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情所致——富人需要享受,穷人需要就业,球童为了小费而尽心尽力的服务——在国外,大家收入差不多,很少人做球童 英国,包括以前去过的德国和苏格兰,很多国际上的球场,质量或者景观要求都没有中国这么高,都很普通。尤其是苏格兰,海洋性气候,很多球场就在大海旁边,他们的自然条件好,草长得很深。我看他们打球,不禁会问,为什么草这么差?就随便剪个果岭。有时就在马路旁边,在路上坐在车里看到那边有几个人,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在打高尔夫。高尔夫发源地这样,美国也是如此。
这样看来,我们确实应该适应中国国情来管理和发展高尔夫。以前没打球时没有深切的体会,在开始打球后才能感觉到,有的球场根本不必要这样精细管理,像rough、球道,根本不需要做到没有一根杂草的地步,有的地方只是一块绿地而已,没有必要做成果岭那样。建设一个球场从选择到建造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,建造要花钱,水、肥要花钱,药也要花钱,没有必要这样不当的烧钱。草精益求精,肥却是耐用型、农田型,只是追求效果,并不一定环保。有个球场曾经用废水和农药,我去打球的时候味道非常大。这不是本末倒置么?
还有一个启示就是应该更多的建立生态型的公众型的球场,也就是分级化。中国目前基本可以说很少分级,基本都是很豪华的球场。我们应该多利用一些自然条件,包括地形水利景观和植物等,既环保又有利于大众,对高尔夫推广也有良多益处。我们确实应该多向别人学习,难道我们比欧洲人还有钱吗?
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比较,这给我一个启示,球场业主应该从建立管理的角度更理性更合理。中国的很多球场,根本达不到也没必要达到那么细致的水准,因为气候决定了,很多球场都不可避免存在缺陷。与规律是没法作对的。